您现在的位置: 新泰市青云中学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正文

浅谈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作者:徐延瑞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03-27
 

 

  

    人所共知,中华民族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常把教师比作父母,可见教师的地位之高,多么的受人尊重。那么教师为什么受人尊重呢?因为他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试想,把一个幼稚、天然的自然人,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社会人,是何等的不容易!教师的职业的确是伟大而又神圣的。我们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培养我们成长起来的那些教师,他们的确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从精神、灵魂上培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还因为教师是经师,又是人师。教师 是人中楷模,职业要求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模范。

    然而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而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尘不染”,敬业尽职,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很容易了。再者,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就上述两点讲,为培养一支师魂崇高,师能过硬,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教育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适应时代给予的任务,就必须具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自身修养。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及其特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也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具有的道德素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就是中小学教师这个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行为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并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职业道德。它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统一,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具有以下三个特殊性:一是从道德意识上看,它比一般职业道德有更高的水准。这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和历史上其他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相比,社会主义教师道德意识有更高的水准;另一层是,在社会主义的各个行业里,教师的道德意识要比其他行业更高些。二是从道德行为上看,它比一般职业道德有着更强烈的典范性。教师道德不仅是对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它具体体现了教师“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和根本要求,是我国几千年来优秀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三是从教师道德的影响上看,它比一般职业道德具有更加广泛和深远的特点。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和推行者。教师的思想道德不仅广泛地影响在校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和学生家长而影响整个社会。可以说,教师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基础工程,它关系千家万户,影响千秋万代,是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程的坚实基础。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可视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劳动,这种劳动与教师的个人利益、学生的个人利益、教师的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利益关系发生密切的联系,正确处理这些利益关系,有利于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实现。然而,教师个人利益往往与学生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恶化往往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威信和劳动情绪,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严重影响教师职业行为方式的选择和教育劳动的实现。实践表明,教师只有在工作中遵循教师职业道德,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才能正确调节和处理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从而实现自身的崇高价值。中小学教师职业首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动力功能。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行业所特有的伦理现象和精神文化,构成教师职业特有的精神风貌,它不但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追求,而且也时刻影响着教师的内心世界,使其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培养起对教师职业的敬重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形成坚定的职业信念,成为其完成教书育人工作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这种动力功能主要通过塑造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强化理想的教师职业人格的精神力量,成为实现道德目标的自觉行为等三方面作用来具体体现。

    2、教育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重点表现在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上。这是因为教师职业行为具有示范性特点,而教师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正处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一方面,他们社会阅历较浅,对是非、善恶、美丑等分辨能力还缺少切身体会;另一方面,他们在心理上具有模仿性和可塑造性,这使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无论教师所表现的是优良的品质还是不良行为,都会为学生所效仿。而教师职业道德就是去塑造教师理想的职业人格,使教师以正确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从而发挥其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性,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和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集体性等三方面来具体体现。

    3、协调功能。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对各种关系和矛盾加以调节或解决的重要依据。它的协调功能表现为:一方面是通过外部社会舆论监督和评价,使教师坚持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终止和纠正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当教师职业道德由对教师的外在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时,就会通过教师的良心和义务感经常地、主动地发挥作用,使教师自觉选择符合教育规律要求的正确态度和正确方法,调节教师个体的职业行为。这种协调功能主要通过提高改革开放意识、调整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更新教育理念、增强素质教育意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强化竞争意识,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形成新型人际关系等四方面来具体体现。

    4、评价功能。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具体职业行为总会受到一定的评价。评价者是根据社会的道德要求,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尺度和标准之一,来衡量教师的这些具体职业行为是否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是非、善恶、优劣等价值判断,分析其结果产生的原因,达到对教师工作评价的目的。这种评价功能主要通过社会舆论的道德评价,教师自我道德评价和教师与社会成员的互动评价等三方面来具体体现。

    5、引导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功能是指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修养所起到的指明方向和目标,矫正偏离目标的行为或方式和保证修养目标实现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是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行为提出的客观要求,它不仅是衡量、评价教师职业行为及其水平的标志和重要依据,而且对教师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主要通过社会标准的制约,他律与自律的转化,教育影响的潜移默化等三方面来具体体现。

    三、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相关要求

    作为一个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四有”新人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应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认识。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师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

    二是要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师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师德素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用这些认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行。就像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那样,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教育实践是正确师德观念的认识来源,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正确认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和道德关系,才能培养好自己的师德品质。教育实践还是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不是一时一事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探求,不断的认识,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高。

    三是要制定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增强自身素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同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一样,不是无目的、无计划的,而必须有着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导。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指导整个修养过程的总目标是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它作为一面旗帜,为教师如何作人,如何胜任教书育人的责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并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和激励着教师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奋进。但是,由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过程是构成师德的各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原有的道德水平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性,使得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必然有着层次之分,每个教师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可行的目标,去努力实现自身师德从无到有,从现有层次向更高层次的攀登。师德修养实际上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师德认识的提高、师德情感的陶冶、师德意志的磨练、师德信念的确立,还是师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是短时期的、轻而易举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要求越来越高,永无止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点击数:3040次 【字体: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